随着综艺节目《歌手》第二期的播出,公众讨论的焦点已从最初的“五旬老太守国门”转变为对歌曲本身的欣赏,探讨其是否悦耳。这样的转变是积极的,因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目实际上并不能承载太沉重的主题,而它在推动华语流行音乐发展上所做的努力才更值得我们关注。
在节目的第二期中,选手们的歌曲选择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首期节目为了稳妥起见,慢板抒情歌占据了大部分选手的表演曲目,这些歌曲结构雷同、技巧相似,情感表达也大同小异。然而,到了第二期,选手们的曲风开始多样化,这种变化将观众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了音乐本身。这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什么样的音乐表达能成就《歌手》舞台上的优秀歌手、杰出作品和精彩表演?作为中国音乐界顶尖的综艺节目,它又在多大程度上映射出华语乐坛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呢?
本文将重点关注黄宣在第二期中演绎的《独上C楼》,这首歌无疑是当期节目中最具争议的作品。与其它一些表演不同,《独上C楼》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走音或技巧上的失误;也没有像某些歌手那样,唱功与曲风不搭,或是在演唱中加入了令人尴尬的念白;同样,它的风格并没有被主流群体的审美所淘汰。《独上C楼》的评价极端分化,赞赏者认为这首歌应名列整期竞演之首,技巧展现上佳,歌手的表演轻松自如,令人愉悦。相反,批评者则认为歌手的演绎造作矫情,毫无逻辑地大喊大叫,歌词内容让人摸不着头脑,尤其是最后的“老太婆”一词更是引人非议。
关于这首歌的争议并非源于演唱的技术层面,而是反映了华语流行音乐在共同审美基础上的内部分歧。《独上C楼》因此可以作为一个分析的切入点,通过明确歌曲内部的审美差异,帮助我们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
撰文|王楷文
如何评价《独上C楼》?
那么,《独上C楼》这首歌到底如何呢?
事实上,围绕这首歌的评价之所以两极化、争议不断,首先暴露了《歌手》在评价标准上的模糊不清。作为一档流行音乐竞赛节目,我们始终无法确定歌手们到底在比较什么。它不是单纯的声音技巧比拼——那英这样更多依靠平实声线、技巧展示相对较少的歌手,其作品同样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它也不是专业的流行唱法比赛——毕竟节目并未设置专业的评委团队,也没有在评委与歌手的交流中深入探讨流行唱法的进步。同时,它更不是一场完全由市场驱动的比赛——尽管大众评委的投票基于“喜欢”或“不喜欢”,但已被潜规则排除了对那些抖音式俗气热门单曲的喜爱,并潜在要求更高质量的流行音乐歌手和作品出现在舞台上。节目所标榜的声音多样性和选手各自领域的深耕,实际上增加了节目评价标准的混乱度。国际声乐教练Rozette在观看了第一期比赛后,就对此表示了怀疑。她甚至质疑杨丞琳的《带我走》这首普通作品,究竟与专业声乐展示有何关联?
解析《独上C楼》的争议
《独上C楼》的争议在于它挑战了观众对传统流行歌曲的认知。黄宣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在舞台上呈现了一种新的音乐表达形式。对于一些观众来说,这种新颖的尝试是一次听觉的盛宴,他们欣赏黄宣能够打破常规,将个人的艺术理念融入歌曲中。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这种突破却显得过于突兀,甚至是对传统审美的一种冲击。
这种分歧实际上反映了华语乐坛内部的紧张关系:一方面,有观众渴望创新和多样性,希望看到更多个性化的音乐作品;另一方面,也有人坚持传统的音乐审美,对于过于激进的变化持保守态度。《独上C楼》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华语乐坛多元而又复杂的面貌。
从《独上C楼》的争议中,我们可以看到华语音乐市场的发展趋势:一是听众对于音乐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他们愿意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二是艺术家们在寻求自我表达的道路上越来越勇敢,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框架内,而是敢于探索和实验新的音乐形式。
最终,《独上C楼》无论好评还是差评,都成为了华语乐坛多元化发展的一个注脚。它提醒我们,音乐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而是应该包容各种风格和表达方式。这样的争议也许正是华语乐坛进步的动力所在,它促使我们不断地思考:什么是好音乐,以及我们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拥抱创新和变革。
撰文|王楷文
总结:《独上C楼》的意义超越争议
在《独上C楼》的种种争议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的价值远超过了单一的好评或差评。这首歌不仅是黄宣个人艺术追求的体现,更是华语乐坛多元化和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激发了公众对音乐审美、音乐评价标准以及音乐市场发展趋势的广泛讨论,从而推动了整个华语音乐界的进步。
无论《独上C楼》最终在《歌手》的舞台上取得何种成绩,它都已经成为了华语乐坛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它鼓励了更多的音乐人去勇敢尝试,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同时,它也让我们认识到,音乐的发展需要包容和开放的心态,需要不断地对话和交流。
在未来,我们期待《歌手》这样的节目能够继续为华语乐坛带来更多的启发和震撼,为音乐人提供一个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我们也期待华语乐坛能够在不断的探索和实验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让音乐的力量更加深远地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
撰文|王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