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评 柏林电影节2025首映:《蓝月亮》影评,林克莱特的室内剧

柏林电影节2025首映:《蓝月亮》影评,林克莱特的室内剧

(首发于「陀螺电影」)

柏林电影节2025首映:《蓝月亮》影评,林克莱特的室内剧插图

理查德·林克莱特,这位爱在三部曲的,其新作《蓝月亮》和《新浪潮》无疑是今年影迷们不容错过的佳作。近年来,林克莱特在尝试了片《阿波罗 10½ 号:时代的童年》以及类型片《职业杀手》之后,又分别以音乐与电影的历史为主题,再次展现出他那怀旧且絮叨的独特风格。影迷们常常被林克莱特这种始终包容、充满怀旧情感的电影所打动。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新片《蓝月亮》竟以 Indoor Drama 的形式呈现,角色从剧院来到酒吧后便再未离开。

就如同晚期的罗伯特·一样,影片中紧凑的对话在如同舞台般封闭的空间里展开,电影的时间与现实时间等同。相较于那些戏剧性强烈、情绪常常集中爆发后又突然停止的作品,林克莱特更倾向于用对话引导观众进入回忆与故事之中,呈现出一种充满吹嘘与怀旧趣味的形态。在这个过程中,酒吧的各个视角以及场景中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被细腻地捕捉并展开,仿佛变成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酒吧楼上是成功者的剧场,楼下则是失败者的废墟,影像的时间聚焦于当下,却通过语言执着地对过往进行重写。哈特与酒保念着台词,讲述过去的故事,还与酒吧钢琴师唱歌互动,游离于庆祝的旋律之外,高呼“我怀念格什温!”随后舞动双手演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旋律。仅此,这部影片便已足够引人入胜。

而庆祝晚宴的场景却总显得不那么真实。哈特多次在阴影中确认自己的位置,然后上前与中的理查德·罗杰斯对话。其中始终存在着鲜明的对比:无论是身高差的视觉效果,还是以谦恭姿态拉开的身份差距以及为保持体面的逢迎,哈特在这一关系中承认了一种缺口,形象也随之变得扁平而疲惫。

玛格丽特·库里的形象塑造则稍显逊色,也未赋予她足够丰富的人物形象。其角色路径过于清晰:起初无比高尚,而后私下吐露情感,最终投入成功者的怀抱,同时作为门徒还要维持体面。这部分的情节虽有些平淡,不过若不考虑玛格丽特·库里的热度,其篇幅还算合适。

尽管林克莱特过往作品序列的各种题材已经证明了其电影丰富的属性,但仍有不少评价对林克莱特在电影中的创作姿态提出:认为他过多地代入自我,过度投射个人的审美趣味。然而,哈特这一形象——在朋友与镜头前拥抱商业主流的包装模式,背后却又咒骂艺术价值的缺失——这难道不是理查德·林克莱特吗?即便答案是肯定的,这也与导演的公众形象形成了落差,成为一种隐秘的自嘲。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2023 斑马电影 - 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movie3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