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评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影评:没把握好预期,有点小遗憾和猜测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影评:没把握好预期,有点小遗憾和猜测

节选自《〈封神〉&〈哪吒〉:封神IP改编的得与失》

《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影评:没把握好预期,有点小遗憾和猜测插图

原文请见:微信公众号 | 添糖陌影

《封神第二部》在大众口碑方面遭遇滑铁卢,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姬发这个人物的塑造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次投降以及最终大战时的拖沓表现,让观众很不满意;其二,殷郊法相“小蓝人”的造型过于奇特,甚至有些辣眼睛。

在我看来,这些问题说严重也不是特别严重,但说轻微也算不上。

《封神》本身就是一部群像戏,男主角姬发在其中更多的是起到串联群戏、承载表达的作用,他的人物形象当然很重要,但不像一些大男主、大女主电影那样必须是影片的唯一核心。第一部表现出色,相比之下,第二部中姬发的弧光就显得非常微弱,不过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亮点。他有初担大任时的怯懦,也有身为“仁主”的犹疑,和一般纯爆米花中那种粗糙的人物塑造相比,勉强算是及格水平。

从剧作逻辑来讲,姬发的第二次投降确实是一个明显的瑕疵。因为姜子牙已经跟他讲过“你有勇气为了你的愧疚而死,那你有勇气为了西岐的百姓而活么”这个道理,而且在看到西岐全民皆兵为捍卫“乐土”而战之后,姬发的人物成长其实已经完成了。如果此时再安排他投降,就等于让之前成立的情节都白费了。但我能理解这样处理的原因,他们大概是为了让邓婵玉欠下姬发人情,同时把姬发绑至闻仲大营,从而让邓婵玉面临选择,完成剧情反转和邓婵玉完整弧光的塑造。所以这里应该看作是一种“剧情需要”,导演似乎想敷衍过关。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要么把前次投降的情节往后调整,避免反复横跳;要么改成流落野外的姬发和邓婵玉偶然撞见闻仲大军,姬发被擒,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总体而言,姬发人物塑造的失败,是导演和编剧功力不够成熟的体现。不过,这其实是为写好邓婵玉的故事线而做出的一种有意取舍——以在姬发人物塑造上犯低级错误为代价,换来一个非常成功的邓婵玉,倒也不算是太大的败笔,至少可以说是功过相抵。

第一部口碑和双丰收后,第二部的创作显然背负了不少压力。第一部通过质子团男色营销带来了流量,所以第二部也得让质子团露个面,于是就有了莫名其妙、在本作中毫无作用的蛊兵小分队;第一部费翔和娜然的表演十分出色,殷寿和妲己各自收获了大量粉丝,所以第二部也要给二人强行加戏,安排了一条同样没什么作用的妲己容颜渐毁的故事线;第一部有“东方”的名号,所以第二部更注重特效和场面,对文戏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使得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回归了“魔幻大片”的爆米花本质;第一部姬发和殷郊的双男主CP很受欢迎,所以第二部也得让殷郊担纲主角,成为西岐战场的主力,抢走了原本可以分给哪吒和杨戬的风头……

不能说迎合这些市场期待不重要,但主创团队显然低估了观众对于姬发在戏里戏外的各种预期,也错误判断了当今市场对“圣母婊”“”“纠结怪”这类角色的极低容忍度。所以,他们虽然把握了市场预期,但方向错了,还了前作在细节上不考究的缺点,小问题积累起来,最终让观众失去了耐心和期待,所有问题都被放大审视,导致一败涂地。

作为在第一部上映时就发现其文本亮点的IP受众,看到《封神第二部》如今的败局实在感到遗憾——明明这部戏并非没有亮点,无论是邓婵玉的角色魅力,渡口相遇、夜钓、乐土等几场戏精妙的单场调度,还是整部电影的总体武指水平,都不应被上述槽点所掩盖——这感觉就像一艘装修华丽的大船在渡口徘徊许久,不知道选哪条水路更好,结果不小心驶入了沼泽地,无法继续前行。

回过头来看,还不如不管市场期待,踏踏实实地写好、讲好故事。《封神第二部》的真正问题在于它丢失了前作最出色的东西,也就是我反复强调的“内核”。

于是,我有了一个猜想。

是否有可能,在原本应有的剧本中,目前电影中只是蜻蜓点水展现的关于“忠诚”的思辨,正是本作应深入探讨的内核?当忠君报国的传统守则与仁义爱民的普适观念发生冲突时,人该如何抉择?姬发和闻仲正好构成一组对照关系,前者选择担起责任守护乐土,后者执着于观念选择愚忠,而邓婵玉则成为沟通两者的桥梁,受到姬发的感染,认识到殷寿和闻仲的残酷,从而完成由“为死人而战”到“为活人而战”的人物弧光。要探讨好这一内核,闻太师必须要重点塑造。但从现在的成片来看,闻太师只能在有限的剧情空间中口述自己关于“宁为愚忠,不担反贼骂名”的价值观念,显然是编剧知道这个人物代表的点很重要,却没有多余的笔墨去好好塑造,只能敷衍了事。

那么,空间从何而来呢?很简单,把那些不相干、不必要的、留到第三部会更好的内容删掉!首先,就拿殷郊开刀,他完全可以在这部电影的最后关头再神兵天降带来转机,甚至可以直接把他的戏份挪到第三部去完成和殷寿的“弑父”以及自焚以应天谴的叙事闭环,这样可能会更好。

这样一来,杨戬、哪吒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完全沦为配角工具人,也能腾出大量空间塑造好闻太师的形象,并在文本内核上下足,还能避免现在让殷郊反复横跳、阵营切换(彩蛋3中殷郊被通天教主洗脑)这样费力不讨好的设计,对殷郊的角色塑造也更有利。另外,很多支线也应该做简化处理,殷寿和妲己没必要穿插出现这么多次,不出场大家也不会忘记还有这两个角色;申公豹和蛊兵的戏放到第三部,作为姬发登位武王会盟八百诸侯的导火索会更加合适。

第二部作为三部曲中的过渡作品,在叙事上没有太大野心本无可厚非,为第三部的冲突集中爆发做好铺垫或许更重要,只是目前来看,是否还会有第三部恐怕已是未知之数。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2023 斑马电影 - 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movie3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