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在展现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的结合上做得相当出色,尤其是在处理关于高中和中专的选择问题上。
探讨教育选择
剧情中,当孩子们面临升学选择时,多次提到了是继续读高中考大学还是去中专技校工作积累工龄这两种路径。在当时没有明确未来的情况下,两者似乎各有利弊。但从剧情发展来看,包括后来棉纺厂突然改制放弃实习生的事件,可以看出在八十年代初的苏州地区,上大学逐渐成为人们心中更优的选择。
庄图南成功考上同济大学后,无论是他自己还是他的家庭都越来越坚信当初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相比之下,隔壁老吴家因为继母对孩子们的态度不同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导致两个年纪稍大的女儿分别选择了中专和技术学校的道路。结果去中专的小敏一毕业就遇到了棉纺厂不再接收职工子弟的情况,而上了技校的姗姗则希望通过熬工龄后再参加高考进入大学学习。
通过这些情节向观众传达了一个信息: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形成“只有通过高等教育才能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的观念。
跟一些年长的亲戚聊天时了解到,在北方内陆地区直到90年代初,很多人仍然认为成绩好就应该直接上中专或技校,这样可以早点开始工作赚钱养家糊口。
这种认知上的差异是造成东南沿海与北方内陆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关于同济师生赴山西考察
剧中提到的云遥实际上指的是现实中的平遥古城。1981年,同济大学的阮仪三教授带领学生前往山西平遥进行实地考察,并制定了保护发展规划,阻止了这座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性建设的影响,为后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平遥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大部分地名都使用了真实名称(如苏州、温州、上海),但出于某些原因,剧中把平遥改称为“云遥”。这可能是因为故事发生的时间线接近80年代中期,而当时可能还没有使用这个名字的习惯。
有一段特别引人注意的情节描述了同济师生下火车转乘汽车前往云遥途中遇到设卡收费的情景。对于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来说,这样的场景或许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在那个年代的北方内陆地区,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知青子女返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