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评 《吗啡》和《第六病室》深度剖析:走进《吗啡》的世界

《吗啡》和《第六病室》深度剖析:走进《吗啡》的世界

在《第六病室》中,拉京医生在格罗莫夫的启发下尝试挣扎一番,而在《吗啡》中,年轻的医生则选择用枪结束自己的生命。尽管前者努力自我反省并试图改革,但最终仍被关入精神病室,以脑溢血告终;而后者似乎通过自我洞察找到了快乐的死亡方式。两位角色都在嘈杂的声音中结束了生命。

《吗啡》和《第六病室》深度剖析:走进《吗啡》的世界插图

《第六病室》的独特之处在于格罗莫夫那种神经质般的呓语。为了反驳拉京对现实生活的轻视,他引用了第欧根尼的例子:“第欧根尼生活在炎热的地方,因此并不需要书房或温暖的住所。对他来说,住在木桶里、吃橙子和橄榄就足够了。但如果他在,不要说十二月,即使在五月份,他也会需要温暖的房间,否则就会冷得发抖。”在这段话中,格罗莫夫不仅强调了关注现实生活的重要性,还通过人的生理反应对现实世界的种种幻象做出回应,讽刺了那种自命清高、无所作为、自诩为智者的哲学态度。同时,这也暗示了俄罗斯艺术的特殊性——充满了隐喻,如军事隐喻、疾病隐喻、性隐喻等,这些都是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反思。然而,通过这些隐喻建立的联系似乎揭示了一种统治性的逻辑思路,容易让人陷入惯性思维之中。俄罗斯艺术因其沉重的隐喻模式而经常受到,这是一种独特的迂回策略。我更愿意在这些人物身上看到社会给他们带来的烙印,以及现实世界冲突给生命造成的褶皱和波动。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2023 斑马电影 - 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movie3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