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末,电影《小小的我》如期与观众见面,为贺岁档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这部影片因流量明星的参与而引发了广泛关注,原本可能被忽视的小众文艺片因此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关于残障议题的热烈讨论。面对这一话题,我们不禁思考:除了励志感人的情节,残障人士的故事还能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小小的我》通过平视的视角,讲述了脑瘫患者刘春和的成长历程。影片并未将残障人士塑造成奇迹的创造者或被怜悯的对象,而是以一种贴近生活的方式,展现了刘春和作为普通人所经历的日常。导演采用青春片的叙事手法,运用手持镜头捕捉刘春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瞬间,让观众能够“沉浸式”地体验他的世界。
影片开头,刘春和勇敢地前往一家培训机构面试讲师,这段情节不仅深刻描绘了他的内心世界,也向观众致敬他不屈的精神。导演运用了缓缓推进的长镜头记录这段独白,随着镜头的移动,刘春和细腻的情感变化触动了现场的学生们,也感染了屏幕前的每一位观众。
环境音效的巧妙运用,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刘春和情感的理解。例如,在求职遭拒后,刘春和将目光投向窗外,此时的对话声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蝉鸣,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当刘春和独自出门应聘咖啡师时,交通噪音被放大,这种音画组合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压迫感,让我们意识到,对于刘春和而言,即便是最简单的日常活动也可能充满挑战。
与以往残障题材作品中常见的符号化处理不同,《小小的我》中的刘春和是一个主动、有思想的角色。他不仅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从要求隐私权到尝试学习驾驶,从写信投诉歧视行为到向心仪的女生表白,这些情节让刘春和的形象更加立体和饱满。
外婆是影片中的另一重要角色,她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外孙,成为刘春和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无论是鼓励他参加老年合唱团,还是支持他考取驾照,外婆的行为都是对残障人士如何获得平等对待的良好示范。
《小小的我》不仅是一部关于残障人士的电影,更是对人性和社会偏见的深刻探讨。影片揭示了残障群体在生活中遭遇的精神伤害,以及他们所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母亲对儿子既有关爱也有担忧,而刘春和则因为偶然听到父母的对话而选择了封闭自己。尽管他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取得了不少成就,但社会上的偏见和误解依然如影随形。
电影并未回避残障人士的情感需求,这是对传统观念的一次大胆突破。刘春和与雅雅之间的互动,不仅体现了青春期的纯真爱情,更反映了他对健康体魄的渴望。这份情感超越了简单的男女之情,成为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小小的我》没有给予刘春和一个完美的结局,而是真实地呈现了他的挣扎与努力。影片提醒我们,残障人群需要被看见、被理解。在这个元旦档上映,《小小的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邀请我们共同见证刘春和的生命旅程,带着不完美的自己轻装前行,勇敢面对未来的每一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