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物质的丰盈,而爱情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生活的体验,一种情感的历程。
他们对于爱情的态度,是开放而真挚的,一旦心动,便全情投入,不计后果。
他们懂得,爱情的结局并非最重要的,而是那份投入其中的过程,那份情感的体验。
在《玫瑰的故事》这部作品中,黄亦玫就是这样一个女性形象。
01
傅家明为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爱情感受。
他们之间的缘分,其实早已悄悄铺开,只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迟迟未能相遇。黄亦玫曾在不经意间解开了傅家明精心设计的谜题;而几年后,傅家明在黄亦玫与蒂娜共同开办的艺术馆中,发现了黄亦玫留下的小秘密,他走进了黄亦玫的私人空间,为她的作品注入了音乐的灵魂,让画作变得生动而有活力。
在黄亦玫的生命中,从庄国栋到方协文,只有傅明真正理解了她。
或许是因为傅家明本身就是一位艺术家,他能够与黄亦玫在艺术上产生共鸣,能够在灵魂深处与她相契合。
傅家明的出现,让黄亦玫这朵久已枯萎的玫瑰,重新焕发了生机。
当黄亦玫与方协文离婚,回到北京后,她的初恋庄国栋急忙从法国赶回,希望重新点燃黄亦玫的心。然而,从他们三人共进晚餐时的尴尬场面可以看出,庄国栋并不是黄亦玫的真命天子。庄国栋在孩子面前显得有些拘谨,他下意识地认为小孩子是麻烦的存在。
傅家明则完全不同。
当小初的宠物兔兔去世,黄亦玫不忍心告诉小初真相,但傅家明却以坦率的态度,两次向小初坦白了事实。他还特意为小初准备了蛋糕,陪伴他与兔兔告别,并为此创作了一首歌曲。
傅家明对待小初的态度,是尊重和平等的。他没有刻意去讨好,而是真诚地尊重小初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朋友,是平等的对话。小初称呼他为“傅家明”,而他则称呼小初为“方太初”。
傅家明的纯真和真诚,深深触动了黄亦玫的心。
他对待小初的态度,不是简单的讨好,而是真正的尊重。他会征求小初的意见,询问是否可以成为黄亦玫的男朋友。
还有一次,傅家明带着黄亦玫和小初去了酒吧,他们共同完成了一场演出,唱出了那首为兔兔而作的歌曲。演出结束后,傅家明骑着摩托车送他们回家。这些小小的细节,都让黄亦玫感到温暖和感动。
连苏苏都注意到了黄亦玫的变化,她恋爱了。
黄亦玫与傅家明的关系,是在苏苏和黄振华组织的一次团建活动中得到确认的。
那一夜,黄振华帮忙照看孩子,黄亦玫和傅家明在船上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这是他们爱情的开始。
然而,有些观众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黄亦玫作为一位单亲妈妈,抛下孩子去谈恋爱,是自私的表现。还有人批评她太快与傅家明发生了关系,认为她的三观混乱。
但是,黄亦玫是一个遵循自己内心的人。她与方协文离婚已经一年,她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即使是作为单亲妈妈,她也有恋爱的自由。黄亦玫作为一个成年人,她的恋爱是直接而真挚的,当两个人情投意合时,发生关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的主人,没有谁有权干涉别人的选择。
我不认为黄亦玫的行为是不守妇道,这种指责让人感到可笑。在现代社会,离婚后的男女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被过去的束缚所限制。
黄亦玫是新时代的女性,她永远忠于自己的内心,这是非常难得的品质。
我非常佩服她,无论经历了多少次情感的挫折,她依然保持着对爱情的感知和能力。我们许多人,在经历了几次恋爱之后,可能会对爱情失去兴趣,觉得它乏味。
02
傅家明身患绝症,但他并没有提前告诉黄亦玫这个事实。
当黄亦玫得知真相时,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碎。
尤其是当方协文打电话质问她,为何选择了一个身体状况不佳的男朋友时,黄亦玫的心情更加复杂。
她当然希望傅家明身体健康,但命运的无常让她无法选择。
我们终将面临生命的终结,但这样的终结是否来得太早?刚刚陷入爱河,就要面对生离死别的痛苦。
“人不能与基因抗争,不能与人性抗争,也不能与命运抗争。我们只能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能想太多,也不能太理智。人生短暂,只要快乐的时光多于痛苦,那这一生就值得。”
黄亦玫不再去想傅家明何时会离开,她只想在他还在的时候,尽情地去爱。
他们的爱情,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一场悲剧,我们可能无法承受这样的情感重负。但对于黄亦玫来说,经历和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她不会后悔爱上傅家明,因为他是她生命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如何看待生死,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每个人都会面临死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傅家明之所以能够如此豁达,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能随时会结束。
他不畏惧死亡,做任何事情都不会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害怕的是没有尝试过。
他的人生是自由奔放的,他尽情享受生活,但如果不去尝试,生命可能会留下遗憾。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短,而在于我们是否活得充实,是否丰富了自己的内心。
03
黄亦玫爱上傅家明,这对她来说是悲是喜?
外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场悲剧,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们宁愿不相遇。
但对于黄亦玫来说,这是一场喜悦,因为经历过,总比从未遇见要好。结局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谁又能控制自己的结局呢?我们只能在能够控制的时候尽力去控制,不辜负自己。
黄亦玫这样的女性,她不缺乏物质,从不因物质而烦恼。她出生在一个优越的家庭,父母是大学教授,哥哥是著名的建筑师,她的家庭教育非常开明,从不限制她的选择。因此,她做任何事情都不需要计较得失,因为她有足够的底气。即使她已经生了孩子,离过婚,她依然光彩照人,身边永远不乏追求者。
黄亦玫的美,美得不真实。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会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样的人生,为什么不好好享受,为什么要去谈什么恋爱呢?但对于黄亦玫来说,享受和体验爱情也是她人生的一部分,她认为用力去爱才是最重要的,她不害怕爱情带来的伤害。
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曾经拥有过。
他们的爱情故事,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没有代表性,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生存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