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影视圈的热点话题无疑被《庆余年2》所占据。在小红书平台上,这部剧集的搜索量和讨论度均呈现出惊人的数字:相关搜索量突破900万,笔记讨论发布量超过14万,观看总曝光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40亿次。《庆余年2》在平台上的主话题阅读量已高达15.8亿次,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其他两部剧集《我的阿勒泰》和《新生》也在小红书上掀起了讨论热潮,分别获得了4.9亿次和6.3亿次的平台主话题阅读量。这三部剧集的热度,推动了近30天内娱乐文娱行业笔记总数达到1250.15万,同比增长了805.08%,点赞、阅读、互动等各项数据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自2023年起,小红书的影视内容便迎来了高速增长期。数据显示,2023年1至7月,小红书影视相关的种草笔记数达到了70万+,同比增长130.81%,互动总量高达2.4亿+。影视内容正逐渐成为小红书的新流量支撑点,不仅用户自发参与讨论,推动影视内容出圈,更有众多剧集、电影官方加入宣传,形成了一片影视营销的新天地。
小红书的影视营销潜力究竟有多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影视项目将目光投向小红书,近30天内含有CPC关键词推广或信息流广告的推广笔记数量达到了8389条,仅次于美食类目。影视宣传在小红书上的策略,主要体现在差异化上。平台UGC内容丰富,KOC主导的宣传方式,使得官方联动影视作品发起的话题讨论成为主流玩法。
例如,《我的阿勒泰》通过搜索栏顶部的链接,引导用户进入一个包含多种内容分类推荐的特殊页面,用户发布内容带上主话题还有机会获得官方奖励。此外,小红书的去中心化平台机制,也助推了普通用户的UGC内容出圈,如《庆余年2》播出期间,用户从剧情分析到图文二创,全方位紧随剧集脚步创造热点。
小红书的“活人感”强,内容互动活跃。许多影视作品选择主创入驻平台,拉近了与用户的距离,激发了用户的讨论和二创热情。如《庆余年2》吸引了演员刘端端、吴幸键等进驻,与网友进行深度互动,这种互动为演员带来了可观的热度增长。
小红书还擅长线上赋能线下,如联合片方举办限定打卡场,吸引用户参与讨论和线下活动。然而,小红书影视营销的劣势也不容忽视。其“人群反漏斗模型”的传播逻辑与影视内容营销的基本背道而驰。影视营销需要大面积、高频率的铺量来完成对大众的初步触及,而小红书的种草逻辑则是先打透核心人群,再逐渐扩大传播范围。
此外,小红书的用户构成以高线精英用户特别是女性用户为主,这对于影视营销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2024年这个万物拼命下沉的时代,小红书的小众差异化定位意味着其前景受限。尽管如此,小红书作为辅助出圈平台的效果日渐突出,但其平台机制注定了很难替代微博、抖音等传统宣传的刚需地位。
小红书在影视营销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对于影视营销方而言,如何更好地利用小红书这一平台,发挥其在影视营销中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而对于小红书自身,如何在影视营销赛道上找到合适的定位,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同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