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当故宫博物院向公众展出那幅宏伟的宋代画作《千里江山图》时,无数人为之惊叹。这幅长达11.91米的青绿山水画不仅超越了《清明上河图》的规模,而且展示了宋代画家王希孟的非凡才华。尽管王希孟在创作完这幅杰作后便消失于历史之中,但《只此青绿》这个故事却将这位年仅十八岁的天才少年带回到了我们的视野。
2021年,《只此青绿》这部以王希孟生平为背景的舞蹈诗剧首次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三年后,这部作品以电影的形式搬上了大荧幕,以全新的视角再现了这位少年艺术家的生活片段,并让更多的观众能够一窥《千里江山图》背后的创作历程。
这是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卷
对于一个历史上记载甚少的画家来说,要构建出他的完整形象并非易事。创作者们借助零星的史料,通过合理的想象,塑造了一个名为“展卷人”的角色,以此连接现代与北宋时期的故事线。通过篆刻、织绢、磨石、制笔、制墨等工艺环节的人物视角,引领观众逐渐走近王希孟的心路历程,直至通过青绿之色实现两个时代的共鸣。
相较于舞台上的舞剧版本,电影《只此青绿》对原有篇章进行了调整与扩展,增加了“初见”、“听雨”、“青绿”和“苦思”等章节,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剧情。电影采用了无声对话的方式,通过字幕传达角色的心声,使得这部作品更具观赏性。
电影《只此青绿》的编剧徐珺蕊表示,《千里江山图》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历经九百多年,穿越无数的偶然,终于与今日的我们相遇。在影片的最后,不仅是画师与匠人们,还包括那些为这部电影付出努力的人们,以及每一位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共同见证了这幅青绿山水画的永恒魅力。
以镜头为媒介,重现千古之美
不同于舞剧单一的视觉体验,电影版《只此青绿》在镜头运用上进行了多种创新,美术设计更为细腻。在“问篆”章节中,一系列动态特写展现了篆刻人的技艺,随后通过特效将画面转换为鸟瞰视角,篆刻人所在的建筑群构成了“王希孟”的字样,这种对比鲜明的镜头切换增强了视觉冲击力。而在“唱丝”篇章,则通过中景和全景描绘了织绢人工作的过程,其中一段长镜头更是重现了南宋时期的《蚕织图》。
电影还精心捕捉了舞蹈表演中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在“问篆”、“寻石”、“淬墨”等章节中,通过倾斜、旋转等特殊镜头角度来增强戏剧效果。而在“青绿”、“入画”等部分,则借助特效技术,舞者的裙摆仿佛在地面上留下了青绿的痕迹,让画面充满了生机。此外,高速摄影技术的应用使得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得到了完美展现。
在美术设计上,电影巧妙地融合了特效与实景,将舞台上需要观众想象的部分具象化,例如磨石人攀爬悬崖寻找矿石的情景,制笔人在简陋茅舍中专心致志的身影……这些细节使《千里江山图》所代表的时代更加生动具体,仿佛与观众之间建立起了跨越时空的联系。
重现国宝,赋予生命
“让国宝活起来”是《国家宝藏》节目一直以来的目标,《千里江山图》就是该节目中备受瞩目的文物之一。而电影《只此青绿》通过详尽的历史考证,重现了这幅画作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使得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得以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除了参照《蚕织图》外,“唱丝”篇章中织绢人的妆容还借鉴了《瑶台步月图》中的“三白妆”。工人们的服装造型则参考了《撵茶图》中的样式,展现出浓郁的宋代风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习笔”章节中展现的翰林院群像,其中女官的形象源于《宋仁宗慈圣光献曹皇后像》,而年轻的王希孟和其他学生穿着粉衣、插戴粉花,体现了当时流行的一种文化习俗。镜头随着王希孟的步伐穿梭在庭院中,学生们生动的表情和动作为“宋代四雅”增添了几分趣味,这一段落无疑是整部电影的一大亮点。
然而,电影并未完全再现舞剧中展卷人、青绿与王希孟三人同框望月的经典场景,而是通过镜头切换来表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两个时空因青绿而产生的共鸣。展卷人在电影中的存在感也较舞剧有所减弱,导致其与王希孟之间的互动略显平淡。
尽管如此,作为一次将舞蹈艺术与电影相结合的成功尝试,《只此青绿》不仅保留了舞剧的核心内容,还通过电影的手法对原作进行了丰富与深化。无论对于画作本身、其背后的历史,还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而言,这部电影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期望《只此青绿》能够继续传播,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传递给更广泛的观众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