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岸家书》系列的最新一集中,我们聚焦于三位仍在世的人物,他们的故事与以往几集截然不同。不同于之前依赖历史文献和口述回忆来构建叙事的方式,这一集的人物——高秉涵、田圻畅以及刘志清——留下了丰富的个人记录和影像资料,这无疑为创作提供了更为生动的素材。
高秉涵的故事早已广为人知,他被誉为“感动中国”的人物、“灵魂摆渡人”。然而,这些赞誉往往将他塑造成一个遥不可及的形象。为了打破这种刻板印象,我们深入挖掘了他的家庭生活。通过与高秉涵家人的访谈,我们了解到他帮助同乡送骨灰返乡的行为背后,离不开家人无私的支持。正如高秉涵自己所说:“没有她们,我伟大不起来。”这句话揭示了一个真实、立体的人物形象,而非简单的“好人”标签。
在对田圻畅的采访中,我们听到了许多感人的细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田圻畅在香港为两岸家庭提供会亲服务时,许多离散多年的人们在他家中相聚,他们的情感宣泄让还是孩童的田圻畅儿子晓湾感到困惑。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而刘志清的第一封家书,则以“逕启者”作为开头,这是一种特殊时期的通信方式,表明信件需要由接收到的人直接开启并负责传递给最终收信人。这种特殊的信头反映了两岸隔绝期间通信的艰难与不确定性。幸运的是,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刘志清的家书最终还是抵达了亲人手中。
在结构安排上,我们决定采用交叉叙事的方式,将三位主角的故事编织在一起,围绕着“回家”的主题展开。无论是高秉涵帮助老兵魂归故里,还是田圻畅致力于两岸家庭的团聚,抑或是刘志清与家人的重逢,都在诉说着同一个愿望——回家。这种叙事手法使得整集内容更加紧凑有力,同时也凸显了“家”的重要性。
随着《两岸家书》第六集的落幕,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起点还是终点,“家”始终是贯穿整个旅程的核心。它不仅是旅途的出发地,也是每个人心灵的归宿。
主编 | 张素桂
监制 | 林凌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