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的夏夜,一场名为“运河畔的文旅行迹”的创意对话,在《启航!大运河》的引领下,与单向街书店及冷眼看电视携手,在江苏卫视的官方网络平台精彩直播。这场别开生面的聚会邀请了单霁翔、西川、张谨、张鹏以及节目核心制作人颜小可,他们在单向空间·朗园Station的书香氛围中,围绕《启航!大运河》的创作心路与拍摄逸事,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漫谈,深情讲述大运河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现代奇迹。
随着镜头,我们一同“漫步”于大运河畔,节目不仅展现了沿线城市的自然风光,更深度挖掘了那些隐匿于水波之下的文化韵味。嘉宾们娓娓道来,从节目的孕育萌芽到“文化巡礼”的实践体验,每一段录制经历都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他们身着汉服步入《清明上河图》的画卷,探访微山湖畔的古老村落,亲历大运河水利工程的壮观,品味沿岸特色美食,这些珍贵记忆在分享中被一一唤醒,展现出大运河不仅是一条地理的纽带,更是滋养两岸民众生活的生命之河,其间的烟火气息,让单霁翔感慨:“大运河,是流淌在日常生活里的温暖河流。”
节目以“启航”为名,寓意着对大运河申遗十年后崭新面貌的探索与展现。主创团队透露,后续篇章将更深入地触及运河与工业、文学、文化公园的交集,嘉宾们将继续在运河沿岸留下足迹,感受岁月的沉淀与民间的热情,激发观众探索大运河的兴趣,让这条古老的河流焕发新的活力。
在这场文化的盛宴中,大运河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嘉宾们通过引经据典,将大运河的历史名人与重大事件串联,西川则从诗人的眼光,分享了行走大运河的感悟,他感叹:“文字与现实的相遇,让我的诗行更加饱满。”单霁翔则深情讲述了《大运河漂来紫禁城》背后的创作故事,强调大运河作为“文化廊道”的独特价值,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富含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双重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成为了活动的另一亮点。从打铁花的绚烂,到苏绣的细腻,再到辑里湖丝的传统工艺,嘉宾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将这些散落于大运河沿线的文化瑰宝呈现给观众,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大运河,这条穿越千年的动脉,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兴衰起伏,也承载了沿岸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性。在嘉宾们的生动叙述中,我们看到了一条既古老又年轻的河流,它不仅滋养了无数代人的生活,也激发着今人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回首大运河的申遗历程,张谨作为申遗文本的主要撰写者,强调了大运河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独特地位。十年间,大运河的变化令人瞩目,环境的改善、博物馆的建立,都是申遗成功带来的积极影响。嘉宾们对未来充满希冀,愿大运河的文化之光继续闪耀,成为新时代的亮丽风景线。
分享会上,观众与嘉宾的互动热烈,每一次提问都饱含对大运河文化的热爱与好奇。正如嘉宾所言,若能激发人们亲临大运河的渴望,便是对节目最大的肯定。《启航!大运河》的精彩仍在继续,每周五晚,让我们相约江苏卫视,一同启程,探寻大运河的无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