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影评 我要为这部电影打call——《唐探1900》影评

我要为这部电影打call——《唐探1900》影评

本来只是想写个短评,结果发现内容太多写不下,干脆写成影评了,感觉自己的表达欲都要溢出屏幕了。

我要为这部电影打call——《唐探1900》影评插图

刚看完这部电影,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有点不太理解为什么评论区里那么多人给它打低分。我也算是半个电影迷吧,在国内,只要是能上院线的电影,我基本都会去支持。如果连这部电影都不满意,那我觉得现在要找到一部让人满意的电影可真难了。也许陈思诚在电影制作技巧上运用得比较娴熟,但商业电影本身就是为了取悦观众,用点套路也无可厚非呀。电影不也都是满满的套路吗?可大家还是看得津津有味、百看不厌。而且这部电影在取悦观众的同时,还科普了一些历史故事呢,像华工的故事、排华法案,还有美国两党之间的斗争,以及资本家对政党的操控和种族歧视等问题。可能豆瓣上的一些高知分子比较多,他们不屑于这些基础知识的普及,觉得看了电影就像被“降智”、被“教育”了一样。但是,当你高傲地按下差评键的时候,有没有想一想,中国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有那么高的见识,对美国那么了解。中国有12亿人没有护照,10亿人没坐过飞机,很多人对这些基础知识根本就不了解。能通过电影进行一些历史的普及,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学习新知识,这有什么问题呢?还有啊,各位高知同学,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大众艺术,尤其是商业电影,它的主要受众永远是大多数人。请注意这里说的“大多数人”,很可能你并不属于这个群体。如果你的品味独特、高雅,选择大众电影大概率会觉得不合心意,那你不如多去看一些冷门的艺术电影,或者阅读一些你喜欢的深刻书籍,那样可能会更有共鸣。

另外,电影里还加入了一些革命、主旋律和民族主义的元素,这也被很多人诟病。我就纳闷了,这有什么好吐槽的呢?天天都在讲自己拯救世界,这难道不是一种文化灌输吗?韩流都已经入侵全世界了,上次我在伊斯坦布尔的时候,看到几个伊朗妹子的手机屏保都是韩国男团,她们跟我讲韩国男团在伊朗有多受欢迎,我当时真的震惊了,没想到韩流在中东的渗透率这么高。我感慨我们中国现在的硬实力在不断提升,但是在软实力方面,和日韩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更别说和美国了。所以在我们的电影里夹杂一些文化输出,我是很乐意看到的。而且从大的方面说,娱乐业就是文化影响和文化输出的一部分。你看美国为什么要禁tiktok?这可能是中国在媒体行业出现的第一次反向渗透。各个国家的电影都会有自己的一些私货夹杂在里面,我觉得这没什么问题。在把故事讲好、运用好影像技术的同时,还能进行文化植入和渗透,这是本事啊,国家也是希望看到这样的作品的,也会鼓励这样的创作。作为国人,我们应该感到庆幸,还有人愿意做这样的文化输出。就像黑神话悟空、tiktok、deepseek,还有小红书、豆瓣等平台,以及各种优秀的电影,比如卧虎藏龙、叶问(我之前问过一个美国朋友,他近年来看过的唯一一部中国电影就是叶问)。所以我觉得在电影里融入这些元素没什么问题。而且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大家都准备关起门来照顾自己,民族主义情绪也在崛起,美国都想闭关锁国了,我们在这个时候多推出一些文艺作品来提升民族自信,输入一些主旋律的赞歌,又怎么了呢?

最后,我知道肯定会有人说我是小粉红或者陈思诚的粉丝。其实都不是。我去过的国家应该比大多数人都多,聊过的外国朋友也不少,在很多国家都有居住过的经历。我对民主国家的国情和中国的情况都比较了解。没有所谓完美的制度,也没有完美的国家。所以我不会无脑地爱国,也不会无脑地反对爱国。理性讨论的话,我现在对陈思诚确实是慢慢改观了不少。虽然长得有点乡村风,但他的能力或者说取悦观众的能力确实值得认可。不过这只是就这部电影而言,不夹杂个人情感对里面的和演员。

发哥在这部电影里又贡献了一个经典角色,演得真好。虽然普通话说得有点蹩脚,但反而显得更真实。

文艺作品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以上只是我的个人主观评价,欢迎大家自由发言,理性讨论,喷子就别来捣乱了。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 2023 斑马电影 - 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movie3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