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香港导演许鞍华会见了影迷,分享了她最新纪录片「诗」的创作历程以及未来的拍片计划。作为一位文学系毕业的导演,许鞍华的电影和诗歌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从1970年代开始就有拍摄与「诗」相关的纪录片的想法。
在媒体访问中,许鞍华透露了她对诗歌的浓厚兴趣源于父亲和爷爷的熏陶。早在1975、1976年左右,她就萌生了拍摄「诗」的想法,但当时她先选择了拍摄电影作品「倾城之恋」。她还透露了一些幕后故事,原本男主角并不是周润发,而是郑少秋。
回忆起自己在香港攻读硕士时的经历,许鞍华表示当时还没有网络,导致她在研究美国诗人邦德(Ezra Pound)时遇到了困难,卡关了两年。同时,她的甲状腺状况也出现了问题,陷入了低潮期。后来,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她改学了电影专业,开始了电影生涯。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导演,许鞍华表示度过低潮的方式就是阅读大量书籍。她认为一本好书就像一部好电影一样,能够给人带来振奋感。在纪录片「诗」中,许鞍华探讨了诗人心境的转折,并发现导演和诗人之间存在着共同之处。她指出每个导演都会经历多次低潮,而他们所创作出来的电影并不一定都是励志的。然而,如果能够拍摄出某种生活方式,即使是堕落的生活方式,也会让人感到振奋。不过,她也强调导演需要面对观众和票房压力,这部分与诗人是不同的。
当被问及是否有新的拍片计划时,许鞍华表示她会顺其自然,能拍就拍。她希望能够从有趣的纪录片或电视剧着手。这位才华横溢的导演一直以来都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相信无论是她的新作还是未来的计划,都将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感动。
许鞍华的新片「诗」的创作历程充满了坎坷和挑战,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和热爱。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许鞍华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导演的成长之路以及创作的艰辛与乐趣。期待着她未来的作品能够继续为观众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