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然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耀眼新星。仅需输入简单的指令,即可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如文字、图像、视频等,这把"魔法钥匙"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了无限的创新与可能性。根据最新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23年,我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采用率已达到15%,市场规模更是高达14.4万亿元,预示着这一技术将成为继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之后的又一个充满机遇的新领域。
传统的影视制作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人工智能技术的加入,让影视制作变得更加高效和经济。以吉林省吉林市的庞顺明先生为例,他多年来一直热衷于收藏老照片,并通过社交自媒体平台与更多人分享这些珍贵的记忆。最近,庞先生掌握了一项新技能——利用人工智能视频生成技术,将这些老照片"复活",让它们变得栩栩如生,充满动感。
庞先生的这一创新之举,不仅让他成为了当地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还吸引了当地博物馆的关注。博物馆邀请庞先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复活"了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并计划进一步打造数字化博物馆,让更多人能够通过现代科技手段,领略到历史的韵味。
人工智能视频生成技术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应用同样令人瞩目。在巴黎奥运会前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制作并播出了一部时长16分钟的微电影《百年前的那次出发》。这部跨越百年时空的影片,85%的镜头都是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这在传统的影视制作模式下是难以想象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技术局的视觉导演、一级美术师赵衍雷表示,传统的影视拍摄模式或电视纪录片创作模式,在短时间内再现百年前的故事是非常困难的。这不仅涉及到服装、化妆、道具和演员的选择,还包括整个场景特效的制作、周期和经费的投入,这些都是巨大的挑战。
目前,这款人工智能视频生成大模型仍在不断优化升级中。自上线以来,短短一个月内,申请人数就超过了120万,现已面向全球用户开放。放眼全球,从能够撰写论文、邮件、脚本、代码的ChatGPT,到美国人工智能公司推出的Sora文生视频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成果在各个领域"多点开花",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应用潜力。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态势报告》,2014年至2023年,中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3.8万件,位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6倍。这表明我国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