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名为《外卖小哥的光影人生》的文章在朋友圈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文章讨论了一部名为《希望之光》的电影,似乎在向《逆流而上》发出挑战。
两部电影都聚焦于中产阶级与外卖员的生活,这让我对《希望之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好奇地想要了解,面对相似的主题,不同的创作者会如何诠释。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我所在的城市放映这部电影的影院寥寥无几,而且我观看的那场电影,整个影院除了我之外空无一人。
我竟然独自享受了一场电影。
这也不难理解,毕竟导演李明是新晋导演,这部电影也是他的处女作,而演员阵容中最出名的不过是赵丽蓉和李建峰。剧组似乎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缺乏热度也是情理之中。
但电影本身却出乎意料地引人入胜。
《希望之光》与《逆流而上》在某些方面颇为相似:
都是描述中年危机,面临失业和家庭压力的中层管理者,他们的生活与外卖员产生了交集。
不过,《希望之光》中的男主角是一家外卖平台的中层管理者,他与外卖员的联系并非因为失业去送外卖,而是在一次车祸中意外撞到了自己公司的外卖员。
虽然交警判定男主角负次要责任,但他坚信外卖员应负全责,并决定提起复议。然而,复议需要时间,而外卖员的妻子急需赔偿金来救治躺在医院的丈夫。
矛盾由此激化,而男主角也在此时遭遇了裁员,新购的车辆成了沉重的负担。
两个家庭因为一场意外而陷入了困境。
观影结束后,我反思,这部电影真的为外卖员发声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电影揭露了外卖平台不为外卖员提供正规保险,以及系统不断催促外卖员加速送餐的现实。外卖员的律师指出,虽然外卖员因闯红灯而负主要责任,但这种行为的背后,是外卖平台不完善的奖惩机制。
电影中的同情和悲悯不仅给予了外卖员和底层人民,甚至也触及了大厂中层的困境。男主角在被公司无故裁员后,又因某种原因被召回,面对领导,他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你不能像吃完橘子一样,把人当作废弃物一样丢弃。"
这句话可能是电影中最震撼人心的台词。但在现实中,无论是底层还是中层,在系统的眼中,都可能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存在。
这样的批判无疑是尖锐的。但可能导演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即使是被遗弃的橘子,中层的橘子和底层的橘子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人生的艰难程度也不尽相同。比如,中层管理者被裁员后,至少还有一笔丰厚的补偿,而外卖员的妻子在城市辛勤工作多年,却连基本的保险都没有。
无论是《逆流而上》还是《希望之光》,在电影的前半部分,中层管理者和外卖员之间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联系。外卖员仿佛只是一个背景,一个没有声音的NPC,缺乏存在感。只有在发生意外时,两者的生活才产生了交集。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城市,却仿佛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更微妙的是,无论是《逆流而上》还是《希望之光》,电影的视角都是从大厂中层出发,而非外卖员。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中层管理者的"坠落",我们可能永远不会注意到外卖员的生活。外卖员在故事中,始终扮演着配角的角色。
甚至在《希望之光》中,尽管故事围绕外卖员展开,但外卖员在被撞后,躺在病床上的他从头到尾没有说过一句话。
他只在被撞的瞬间短暂露面,而且形象模糊。
在我看来,这两部电影对外卖员和底层人民的态度已经相当友好,但即便如此,它们也没有能够深入而生动地展现出这个群体的喜怒哀乐。
掌握话语权的人似乎已经失去了对底层人民真实生活的感知能力,他们要么直接忽视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要么即使关注到了,也无法讲好底层的故事。
这也不难理解,关注底层人民,没有流量,不赚钱,甚至可能因为某些言论而受到批评。你批评权贵,有人说你酸;你写底层人民的苦难,他们说你在造谣。
不要说别人不关心底层人民,即使是底层人民自己,也往往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困境。每次我写关于农民或底层人民的文章,阅读量总是寥寥无几。我观察到,即使是出身底层的人,在朋友圈里也在努力展示自己岁月静好的生活。而网上关于底层人民不公的讨论,往往也难以引起广泛关注。
贫穷和底层,是许多即使身处底层的人也避之不及的词汇。
看到很多人批评《逆流而上》消费外卖员,但如果真的有一部真诚关心外卖员、深刻展现外卖员生活的电影,你们真的会去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