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天意要灭曹,即便是智囊如小诸葛,也难挽狂澜。徐蚌战场,八十万精兵强将,其战斗力远超桂系,最终不也败北了么。”
这是《亮剑》中,楚云飞在战地医院疗伤时,对当时国共战局的深刻洞察,其战略思维之超前,令人赞叹。
楚云飞不仅在战地医院中对局势有着敏锐的判断,他还根据部下提供的前线情报,准确预测了我军的整体战略和战术动向,以及过江的意图。
令人费解的是,既然楚云飞已经洞悉了这一切,为何他没有制定详尽的计划,并向上级汇报呢?
即便最终结果仍是失败,楚云飞至少可以展示自己超前的战略眼光,或许在授衔时能从少将晋升为大将。
然而,楚云飞之所以没有向上级汇报,是因为他深知时势,并且已有前车之鉴。
“对当前战局的分析”
谈到《亮剑》中最具战略眼光的人物,人们往往会想到丁伟或田墨轩,他们对国家未来有着清晰的认识。
但鲜为人知的是,剧中还有一位战略眼光超前的人物,那就是先后担任358团团长和89师师长的楚云飞。
虽然从整部剧来看,楚云飞在战术层面上并不如李云龙那般出色,没有太多值得称道的战绩,但他的战略眼光却远超李云龙。
这一点在《亮剑》中多有体现,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楚云飞与李云龙相识不久,便断定他将成为国军的大敌。
当抗战正酣时,楚云飞更是预见了下一场战争,明白国共之间必有一战,只是时间问题。
最能体现楚云飞战略眼光和格局的,是赵庄战役后,他在病床上对国共战局的分析。
当部下根据报纸上的报道,告诉楚云飞国军白崇禧将军在各战区重创解放军的消息时,楚云飞先是露出失望之色,然后叹气道:“中央社的消息,我实在不想听,除了乐观的态度值得称赞外,并无实质内容。”
当部下询问楚云飞对当前局势的看法时,他更是一语中的,将我军的企图、战术和战略分析得透彻明了。
楚云飞先是通过报纸上的战役,预测了我军过江的计划,然后以历史上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战略,推断出我军的大迂回战略。
他表示,我军在几次战役中败给国军的白崇禧将军,实际上是为了避开其锋芒,真正的目的是吞并大陆所有国军,一举歼灭。
楚云飞分析完当前局势和我军的企图及战略后,其他在场的国军长官也豁然开朗,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事实证明,楚云飞的分析完全准确,他的战略眼光非常超前,已经预见了我军接下来的行动。
但令人惊讶的是,尽管楚云飞已经知道了我军的企图和战略,他为何没有针对性地制定报告和部署,向上级汇报呢?
要知道,尽管国民党每次战事都以失败告终,损耗了大量兵力,但在长江以南仍有近200万国军人马,理论上仍有一战之力。
然而,楚云飞之所以没有采取行动,主要有三个原因。
“懂得审时度势”
首先,楚云飞是一个聪明人,他懂得审时度势,明白即使自己汇报了,也难以改变什么,对方可能根本不会采纳。
因为在国军中,楚云飞的职位只是众多少将师长之一,他的建议在国防部高级长官眼中,可能不值一提。
即使这些高级长官认为楚云飞的分析有道理,他们也不会采取行动,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面子问题。
如果连楚云飞这样的师长都能洞察我军的企图和战略,那他们在蒋校长面前岂不是显得无能?
再加上楚云飞的分析只是基于推断和预测,并没有确凿证据,如果被有心人看到,可能会以扰乱军心为由,给楚云飞定罪。
楚云飞作为一个聪明人,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向上级汇报有风险,成功则可能升职,失败则可能成为罪人。
“大势已去”
其次,国民党的大势已去,已经无力回天。即使楚云飞制定了详细的汇报,结果也是徒劳,因为蒋校长根本不会相信。
这一点从《亮剑》中国民党中央社的报道就可以看出,当国军白崇禧将军在多个战区取得小胜,便误以为我军已经衰弱,然后便忘乎所以地集中兵力准备决战。
但他们根本不了解伟人的战略格局,不会从大局上分析,我军之所以选择战败,实际上是为了故意放鱼饵,以便一举歼灭全部国军,让他们无处可逃。
既然楚云飞能预见我军的企图和战略,自然也能推断出接下来的战局,那就是国民党全军覆没。
因此,楚云飞之所以不向上级汇报,是因为他已看到最终的结局,知道国民党已经无力回天。
“前车之鉴”
最后,楚云飞之所以不向上级汇报,是因为已经有了失败的前车之鉴。
当我军采用平推战术,准备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将中间的国军全部铲除时,已经有两个人猜到了这个战术。
他们就是黄埔一期的胡宗南和宋希濂,他们在观察到我军的兵力部署和推进方向后,便预料到了这一危险。
但当他们一起向蒋校长汇报,试图说服对方时,却被一口否认并拒绝。
看到国军的高级长官胡宗南和宋希濂一起劝告都无济于事,楚云飞自然明白自己的分量,不会向上级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