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大意是:黄亦玫在二十年间仅谈过三段恋爱,这在当今社会似乎不足为奇。
这让我不禁反思,是我的观念过于守旧,还是我已与时代脱节,无法理解当下的恋爱观。
黄亦玫的前三次恋爱经历,已足以让人瞠目结舌,更遑论她可能还有第四、第五段恋情。
即便是在充满幻想的言情小说中,也难以找到如此多情的女性角色。
我们不否认黄亦玫的卓越,她拥有吸引男性的魅力,但连续的恋爱经历,不禁让人质疑她选择伴侣的眼光,这或许是她对爱情的追求过于盲目的结果。
傅家明,这位所谓的灵魂伴侣,隐瞒自己的病情与黄亦玫交往,无疑是自私的。
若在古代,傅家明的行为无异于毁掉了一个女人的一生。
然而,黄亦玫并未因此而生气,反而选择陪伴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
从情感角度来看,黄亦玫对生病的爱人不离不弃,确实令人感动。
但从理性角度分析,傅家明不考虑婚姻,不为黄亦玫的未来着想,这种行为是否比方协文和庄国栋更恶劣?庄国栋虽然隐瞒了出国工作的打算,但他并没有忽视黄亦玫,甚至幻想过两人在国外的生活。
黄亦玫对庄国栋的欺骗感到愤怒,甚至破坏了他的家,悲痛欲绝,最终选择放手。
方协文虽然心机深沉,但他的初衷是与黄亦玫共度一生,然而黄亦玫并未给予他足够的信任,最终导致两人关系破裂。
如果前两段恋情已经给黄亦玫足够的警示,为何她在遇到傅家明时,又因所谓的灵魂契合而不顾一切地陷入爱河?
作为一位母亲,黄亦玫在恋爱时是否应该更多地考虑女儿的感受?
或许有人会说,黄亦玫确实考虑了女儿小初。
因为庄国栋对小初缺乏耐心,黄亦玫第一次就否定了他。
而傅家明对小初很有耐心,小初也喜欢他,这可能是黄亦玫选择他的原因。
但这种说法的可信度究竟有多高?
笔者认为,黄亦玫之所以选择傅家明,可能是因为她已经不再爱庄国栋,而孩子只是她用来作为分手的借口。
傅家明解开了艺术馆的谜团,给了黄亦玫一个巨大的惊喜,从那一刻起,黄亦玫对他的感情就发生了变化。
正如傅家明所说,黄亦玫如此轻易地去一个男人的家,这种行为是否合适?
因为黄亦玫的喜欢,她给了傅家明机会。
离婚一年多后,黄亦玫就遇到了所谓的灵魂伴侣,她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
为什么要过分推崇所谓的灵魂伴侣?仅仅因为一幅画、一段音乐,所谓的艺术共鸣就足以让人坠入爱河吗?
有人可能会说,傅家明并非有意欺骗,他看起来和正常人无异,可能他自己也认为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傅家明的弟弟知道他们正在交往,想要告诉黄亦玫哥哥的身体状况,指出傅家明上楼梯的方式与他人不同,而且他还在服药。
十年来傅家明都没有发病,却在与黄亦玫交往后不久就病发,这究竟是黄亦玫的不幸,还是傅家明的不幸?
《玫瑰的故事》中,黄亦玫的形象越来越让人困惑,她似乎只是一个追求个人快乐的恋爱脑。
很难想象,作为大学教授的父母,怎么会培养出像黄振华和黄亦玫这样的孩子。
黄爸爸和黄妈妈对黄亦玫的爱情和婚姻,从未说过“不”,
即便是在傅家明之后,他们也只会鼓励黄亦玫继续寻找爱情,而不是劝她慎重选择伴侣。
关于《玫瑰的故事》的深入解读,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