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的夏夜,随着星光点点,《启航!大运河》联袂单向街书店与冷眼看电视,在江苏卫视的官方微博与视频号平台上,直播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运河畔的人文探索”主创交流盛会。单霁翔、西川、张谨、张鹏与节目制作人颜小可,共聚单向空间·朗园Station,从个人旅行的感悟与专业视阈,细述节目背后的故事,深情流露对大运河的无限眷恋,以及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历史文化奇观。
行走在大运河的历史长廊:趣谈幕后,品味旅途之美
正值中国大运河申遗胜利十周年之际,《启航!大运河》正以“城市漫步”系列,沿河播撒文化的种子。通过实地探索与情境解说,节目引领观众沉浸于运河的秀美风光,深探其悠久的文化底蕴。交流会上,嘉宾们从节目的孕育初衷聊至“文化巡礼”的深切体会,揭秘录制途中的诸多逸闻趣事。
不论是身穿汉服,仿佛穿越至《清明上河图》的宋代繁华;还是造访微山湖畔的南阳古镇,体验水上人家的静谧;抑或是赞叹于大运河上的水利奇迹,品尝淮安长鱼面与淮北“棒棒茶”等地道美食,这些片段构成了嘉宾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单霁翔强调:“大运河不单纯是一条河,它是两岸居民生活的见证者,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通过嘉宾的分享,节目背后的创意构想渐显清晰:“启航”不仅是顺流而下的实体行动,亦是描绘大运河申遗十年后的新风貌。据透露,未来几期节目中,将镜头对准工业遗址、文学地标、文化公园等,嘉宾们的足迹将遍布运河沿线,感受历史与民俗的交织,激发观众亲临其境,体验千年的生命律动。
文脉悠悠,大运河:揭秘文化瑰宝,汲取精神动力
蜿蜒二千五百年的中国大运河,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构筑起一道独特而壮丽的文化风景线。活动现场,嘉宾们引经据典,讲述与大运河紧密相连的历史人物,共同感叹大运河作为中华文明发展与繁荣的见证者。西川从诗人的视角出发,分享此次行程给予的灵感与启迪,实现了从诗行间的大运河到现实中的大运河的跨越。“行走于大运河,我对许多文化历史有了新的领悟,发现了未曾触及的运河故事。”他感慨道。
单霁翔特别提及《大运河漂来紫禁城》的创作心路,透露了记录此行故事的愿景,渴望将大运河的传说传递给更广泛的读者。“大运河是文化与自然、物质与非物质、古代与现代交融的‘文化走廊',是一条充满活力的线性文化遗产。”他强调说。
此外,讨论中还涉及了大运河沿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璀璨夺目的打铁花、细腻入微的苏绣、名扬四海的辑里湖丝。嘉宾们期待在未来的节目中,能让更多观众领略到这些运河沿岸的非遗魅力。
南北各异的人文风情滋养了多样的文化景观,而大运河则成为文化艺术交流的纽带,兼容并蓄,生生不息。嘉宾们生动的叙述,揭示了大运河文化既鲜活又流动的本质。时至今日,大运河依旧滋养着两岸人民,承载着沿岸居民乃至整个民族的坚韧不拔、勤勉智慧和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
从古至今,大运河:追溯申遗历程,绘就时代新貌
作为世界上开凿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工程最为宏大的运河,中国大运河在世界运河史上独领风骚,展现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和人文精神的高度。提及十年申遗之路,张谨,大运河申遗文本的主要撰写者,强调了凸显大运河与其他国际运河差异的重要性。她指出,与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外国运河不同,中国大运河诞生于农业文明,是国家开凿、政府管理、民众智慧的结晶。
自十年前荣列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及周边城市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与新生交相辉映。嘉宾们分享了申遗十年的丰硕成果,如沿线绿化面积的显著增加,以及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绍兴浙东运河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的涌现,表达了对未来十年大运河文化焕发新活力的期盼。
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与嘉宾深入互动,对于节目的初衷,嘉宾们一致认为:“若观众因节目萌生了前往大运河一探究竟的想法,那么我们的创作目的便已达成。”
在这一夜,千年运河的故事再次被激活,观众在情感共鸣与深度思考中,与大运河亲密接触,拥抱这份世界遗产的“活态”传承。欲知更多精彩,敬请锁定每周五晚,江苏卫视《启航!大运河》。